為什麼福祉的未來不是錢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社會支持,自由和公平等非物質因素在未來的福祉中可能比金錢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項工作借鑒了過去十年的全球福祉調查,以預測2050中潛在的世界幸福水平。 它表明,為了在未來幾十年盡可能地改善人們的福祉,政策制定者應該超越狹隘的經濟計算,並在做出重大決策時優先考慮非物質因素。

“過度關注經濟增長的長期政策對福祉的影響有限,”主要作者,麥吉爾大學健康與社會政策研究所和環境學院的副教授Christopher Barrington-Leigh說。

“如果人類福祉是政府的主要目標,那麼他們的資源將更明智地用於基於對人類經歷最重要的事情。”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套統計模型,結合了兩套措施:

  • 客觀物質指標,包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預期壽命;
  • 近年來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中衡量的社會指標; 這些包括自由選擇如何處理一個人的生活,感知到的政府和商業腐敗程度,捐贈的普遍程度以及非正式社會支持的可用性。

全球調查數據顯示,在10為0的範圍內,受訪者平均在5.24的2016評估自己的幸福感。


內在自我訂閱圖形


研究人員使用觀察到的2005到2016數據的變化,以及2050中自我報告的生命評估的項目情景。

結果表明,正如經合組織項目所預測的那樣,未來材料變量的變化可能會在全球平均壽命評估中產生適度的改善 - 比目前的水平增加0到10%。 (經合組織的預測使用了兩種全球經濟情景,旨在探索包括氣候變化在內的重大環境挑戰的可能未來。)

相比之下,基於非物質變量的情景顯示了廣泛的可能結果,從最樂觀情景中未來全球平均壽命評估的30百分比上升到社會衰退最悲觀情景中的35百分比下降。

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UAB)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共同作者Eric Galbraith說:“GDP的可行變化不太可能在30年內改變生活自我評估中發揮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總結道:“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未來幾十年可能帶來的最大好處,以及最難避免的陷阱,都存在於社會結構領域。”

該研究出現在 自然通信.

資源: 麥吉爾大學

相關書籍

at InnerSelf 市場和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