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Pixabay.com
在這篇文章中:
- 什麼是真實的自我,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 真我呼吸如何讓你重新連結到內在的智慧。
- 思想和情緒在與真實自我的分離中扮演什麼角色?
- 正念冥想如何增強真正的自我意識?
- 哪些冥想技巧最適合發現真實的自我?
透過真實自我呼吸連結到真實的自我
派崔克·馬蘭多。
從技術上講,我們不可能脫離真實的自我——它是我們的本質,並且始終存在。換句話說,我們無法逃離我們的河流,因為它就是我們。發生的事情是我們把自己從真實自我的流動中掐斷。我們越孤立自己,就越難獲得內在的智慧。
我們通常會與我們的思考模式和信念產生這種脫節,進而激發我們的行動。真實的自我始終存在,並且可供我們在任何特定時刻進行更深層次的聯繫,因為我們不再繼續遠離它。 我們與真實自我的聯繫越多,我們就越不需要練習與我們的那部分聯繫,因為我們更多地從真實自我的角度來生活,而不是僅僅從受條件限制的或原始的自我出發。
人們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與真實的自我建立聯繫,很多時候,特別是當我們沒有迷失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中時,這種聯繫會自發性地發生,不需要任何努力。通常,當我們沉浸在某件事中或達到最佳狀態時,我們就活在當下,活在真實的自我中。至少在我們陷入受制約的想法、情緒和行為之前是這樣。
理想情況下,我們希望學習如何有意識地與真實的自我聯繫,並在任何特定時刻(無論何時需要)利用這種聯繫的智慧。我們可以透過使用真我呼吸有意識地與真實的自我聯繫起來,你可以根據需要經常練習。通常,你練習得越多,你就會做得越好。
真實的自我呼吸
-
設定您希望與真實自我聯繫的意圖(您可以透過思考或大聲說出來實現)。
-
選擇憑直覺或本能調整核心在身體內的位置。
-
想像你的核心有一個高爾夫球大小的金色小球體。
-
將手放在身體的那個位置,或將注意力集中到那個區域。
-
吸氣並想像你的呼吸穿過你的身體並進入那個球體。
-
呼氣並想像同樣的呼吸離開球體。
與真實的自我連結可能感覺並沒有太大不同。這種聯繫的感覺可能很微妙,但它確實存在。
隨時隨地
我們可以隨時與真實的自我連結。如果您發現自己失去了連接,請根據需要重複這些步驟多次。每當我們感到不愉快的情緒或做出決定時,我們常常希望與真實的自己連結。
當我們有不愉快的情緒時,我們通常會受到條件性的自我意識或原始自我的控制,並且很可能以習慣性的方式處理情況,而這可能對我們不利。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些時刻更深入地與真實的自我聯繫起來,我們就會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或是否利用這種情感來為我們帶來更大的利益,或者讓它存在並從我們內心的真相出發生活。
真正的自我冥想
冥想是與真實自我連結的另一個重要方式。當我們靜坐冥想的時間夠長時,受制約的小我心智的思想流動最終會減慢。在心靈的寧靜中,夾斷會減輕,我們與真實自我的連結會自動變得更強。
儘管冥想的定義各不相同,但任何幫助我們觀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或不認同我們的思想或情感的冥想都可以增加與真實自我的聯繫。如果您發現很難靜坐,即使是有助於平靜心靈並創造冥想狀態的活動也很有用,例如清潔、熨燙、繪畫、運動、散步、播放音樂、聽音樂、瑜伽、太極拳、閱讀等活動。任何可以幫助您放慢速度並防止您陷入思想或情緒的活動都是有用的。
如果您找到適合您的冥想方式,請繼續這樣做。你冥想得越多,你就越會自動地以更深的方式連結到真實的自我。你很可能會開始產生更大的平靜感。這也是傾聽內在聲音並超越聽覺的好時機—— 感覺 它在說什麼。
練習與真實自我的聯繫
我相信,冥想風格可以幫助你發現並融入真實自我的能量,或深入了解受制約的自我思維的功能,作為練習與真實自我重新連結的最佳手段。我個人推薦的三種冥想方式是冥想自我探究、正念冥想,以及在見證心靈並讓它去任何牠喜歡的地方時簡單地休息。
冥想式的自我探究 是一種冥想方式,您可以安靜地坐著並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是誰?” 將會出現的是我們辨識自己的不同方式——無論是我們的性別、我們擁有的信仰體系、我們的性格特徵、我們的情緒狀態、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感覺,甚至是我們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母親、兄弟、姊妹、朋友、工人)。
我們可以問的第二個問題是: “當這些關於我們自己的想法改變或消失時,還剩下什麼?” 在思想和信仰之間的空間裡存在著一種超越外在事物的內在意識或本質。這就是真實的自我——永遠在那裡,觀察著,注意到著,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它並從中生活。隨時準備好讓您獲得其智慧並進入其流動的平靜。
正念冥想 是一種冥想類型,您選擇以開放且不帶評判的方式將注意力放在當前發生的任何事情上。最常見的是呼吸,但你可以選擇聲音、情緒、想法、活動,無論是什麼。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注意力在漂移或拖曳時,請注意這一點,然後輕輕地將注意力放回原來的焦點。根據需要經常重複練習。
每當你注意到任何特定的情緒、想法、信念、慾望、衝動或行為時,追蹤它們的根源,並開始了解他們如何試圖控制情緒。總而言之,進行任何正念冥想都是透過真實自我的眼睛來看的練習。
第三種冥想 看起來不像是傳統意義上的冥想。這是一種靜坐的練習,讓你的注意力隨心所欲。如果你的思緒迷失在思緒中,允許它;如果它關注的是外面鳥兒的歌唱,那就允許它。
跟隨你的想法去任何它想去的地方。它可能會移動一次或一百次。跟隨它並注意它的去向。也要認清你的意識部分──你進行注意的部分。最終你會發現你的心會變得更加平靜,你可以以意識的方式坐著。無論你的思想去往何處,都要體認到是意識在註意,而不是「你」。
總的來說,我發現結合使用所有三種類型的冥想可以最好地連接到你的真實自我,並讓你最深入地了解真實自我的溝通和慾望,以及原始和條件性自我的功能自己。如果您找到一種可以幫助您建立聯繫的冥想,請遵循為您提供最大聯繫和洞察力的方法。
花時間冥想是與真實自我建立更深層聯繫的可靠方法。我建議在你的一天中增加五到十分鐘的冥想,因為這會對增加你與你的聯繫產生很大的影響。當你這樣做時,你將更深入地了解真實的自我如何與你以及你生活經驗的不同部分相關。
版權 ©2024. 保留所有權利。
經許可改編。
文章來源:
書: 喚醒自我
喚醒自我:活出真理的指南
派崔克·馬蘭多。
帕特里克·馬蘭多 (Patrick Marando) 憑藉 20 多年作為精神導師和心理學家的經驗,撰寫了一本關於記住自己真實身份的指南,教導你也可以如何生活在他所謂的真實自我的狀態中。派崔克提供了一個指南,幫助你記住你的真相並充分認識到你是誰。結果是:幸福、平和、充實的生活。他也解釋瞭如何利用我們的思想來幫助——而不是限制——我們。派崔克透過清晰的解釋和實際練習,創建了一個關於成為人類和克服實現真理的障礙的逐步指南。
點這裡 欲了解更多信息和/或訂購此平裝書。 也可作為Kindle版本使用。
關於作者
文章回顧:
這篇文章強調了與真實自我分離的不可能,解釋了思想和信仰如何造成感知的分離。它介紹了真實自我呼吸作為一種有意識地與真實自我重新連結的實用方法。透過自我探究和正念等冥想方式,讀者可以增強對自己受制約的心靈的認識,並與其本質建立更深層的關係。本指南旨在培養內心的平靜、情感的清晰以及與真實自我的和諧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