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加爾各答的佛教僧侶在普珥節期間準備一尊佛像。 Avishek Das / SOPA圖片/ LightRocket通過Getty Images
當悉達多喬達摩出生時,他顯然不是一個普通的嬰兒。 據佛經記載,他舉手向天, 聲明,“天上天下,我為天下第一尊。 我將解脫一切眾生的生、老、病、死。”
然後這個非凡的嬰兒被認為已經接受了第一次洗澡: 水流 由梵天神和因陀羅神傾倒——或者從兩個龍王的嘴裡流出,具體取決於傳說。 這種淨化使未來的佛陀成為神聖的,標誌著即使是諸神也承認他是值得崇拜的。
佛教徒相信,歷史上曾誕生過幾位“佛陀”或開明的老師。 然而“佛陀”這個稱號 通常指的是這個歷史人物, 悉達多·喬達摩 (Siddhartha Gautama),他後來創立了佛教。 每年在佛陀生日那天,東亞佛教徒都會通過 倒水或加糖茶 在嬰兒的雕像上。
數百年來,這個節日已在亞洲不同地區慶祝,但其意義因地區而異。 例如,在斯里蘭卡,這是一個宗教節日,只是在寺廟裡慶祝, 不是公開慶祝. 另一方面,在韓國,佛誕 變成了一個更商業化的節日 朝鮮王朝反對佛教宗教活動,並於 1910 年結束。
19、20世紀的佛教改革者然而,在他們努力團結各國佛教徒和保護傳統不受基督教傳教士影響的過程中,他們刻意強調了佛陀的誕辰。 1800年代後期,斯里蘭卡人成功請願英國殖民政府允許慶祝佛誕, 他們故意模仿聖誕節 – 一種風靡亞洲的模式。
這些努力幫助佛陀生日成為一個重要的全球節日,但慶祝活動仍然在不同的日期和不同的傳統中舉行。 作為研究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學者, 我敏銳地意識到人們如何使實踐和想法適應他們自己的文化。
一佛多日
在南亞和東南亞,佛誕在農曆二月的滿月慶祝,稱為 Vesakha 或 Vaiśākha。 在梵文中,滿月是“Pūrṇimā”,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節日通常被稱為佛陀 Pūrṇimā、衛塞節或衛塞節。
Vaiśākha對應公曆四五月份,所以2023年,斯里蘭卡、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國的人們 慶祝佛誕 在5月XNUMX日的滿月。
然而,東亞的佛教徒在農曆四月初八紀念佛陀的生日——並且也遵循不同的陰陽曆。 在中國、越南和韓國,2023 月 26 日是 XNUMX 年佛誕。
但是還有更多的變化。 台灣政府於1999年決定慶祝佛誕 結合母親節,在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與此同時,在日本,佛陀誕辰被稱為“花節”——日語中的 Hana Matsuri——並在政府決定於 8 月 XNUMX 日慶祝。 採用公曆 在1873。
2023 年佛誕的另一個日期是 六月4:藏歷陰曆四月滿月。 整個月份,稱為 Saga Dawa,被認為是神聖的,因為它包括佛陀的誕生、覺醒和死亡。 藏傳佛教徒認為 善行會產生成倍增加的積極業力 在薩嘎達瓦期間比一年中的其他時間。
佛誕的日期並不是文化之間的唯一區別。 在南亞和東南亞,包括藏區,衛塞節不僅僅是為了紀念佛陀的誕生, 他的涅槃或啟蒙的成就,以及他的死亡,被稱為 parinirvana. 然而在東亞,佛陀成道和圓寂是在不同的日子舉行的,所以春節只關注佛陀的誕生日。
中國:關愛生物
在整個東亞,佛教徒會為未來的佛祖沐浴、誦經並向佛教寺廟捐款——但這些慶祝活動仍然會有很多多樣性。
在中國,放生放生的做法, 自 11 世紀以來一直是慶祝佛誕的一部分. 虔誠的佛教徒購買原本注定要被屠宰的動物,然後將它們放生到野外。 最近,中國的一些城市鼓勵更多地考慮當地的生態系統,以 防止崇拜者釋放的入侵物種排擠本地動物.
中國佛教徒表達對眾生慈悲的另一種方式是在佛誕前後三天不吃肉——類似於藏族在薩嘎達瓦月吃素的習俗。
韓國:點亮天空
韓國 曾受日本帝國統治 從 1910 年到 1945 年。在此期間,日本政府贊助了一場日韓聯合慶祝佛誕的活動,重振了這個節日的宗教意義。 儘管許多韓國人反對日本佔領,但一些韓國佛教徒很高興有機會慶祝佛誕,將其作為一個新的泛佛教節日。
韓國佛誕慶典的獨特之處在於使用燈籠,燈籠代表覺醒之光,也可以用作向天堂祈禱和發願的工具。 今天在韓國,五顏六色的燈籠展示和燈籠遊行標誌著國慶節。
連佛誕辰都過 自 1988 年以來在朝鮮觀察到, 儘管國家 全面鎮壓宗教活動. 2018年,假期作為 韓國統一的機會,朝鮮和韓國的佛教徒為此共同創作和朗誦祈禱文。
越南:復興傳統
在越南,慶祝佛陀誕辰被稱為 Phật Đản 在中世紀時期觀察到,經常伴隨著祈雨的祈禱。 然而,慶祝活動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化,直到節日 20世紀初重新引入,當假期在整個地區越來越受歡迎時。
這個假期在越南北部的村莊仍然有些晦澀難懂,但在該國其他地方已經流行起來。 今天,越南的佛誕慶祝活動包括點亮紙燈籠、供養佛陀以及祈求健康和幸福。 蓮花燈特別受歡迎,因為它們象徵著 在不純潔的世界中保持純潔的能力,就像美麗的蓮花從陰暗的沼澤中生長出來。
早春的佛誕慶典通常是國際團體關注的焦點。 1950年, 世界佛教聯誼會 決定將衛塞節定為國際佛教節日,紀念五月的第一個滿月。 將近 50 年後,聯合國 通過決議 在同一天認衛塞節,符合南亞和東南亞的慶祝活動。
這些官方的認可行為標誌著這個節日對全世界佛教徒的重要性,但我們也應該記住幾週後即將到來的同樣有意義的慶祝活動。
關於作者
相關書籍:
女性祈禱日誌:52 周經文、靈修和引導祈禱日誌
Shannon Roberts 和 Paige Tate & Co.
這本書為女性提供了一本指導性的祈禱日誌,其中包含每週的經文閱讀、靈修提示和祈禱提示。
擺脫你的頭腦:停止有毒思想的漩渦
通過珍妮艾倫
這本書提供了克服消極和有毒思想的見解和策略,借鑒了聖經原則和個人經驗。
52 週的聖經:女性為期一年的聖經研究
金伯利·D·摩爾博士
這本書為女性提供為期一年的聖經學習計劃,包括每週閱讀和反思、學習問題和祈禱提示。
無情地消除匆忙:如何在現代世界的混亂中保持情緒健康和精神活力
約翰·馬克·科默
這本書借鑒了基督教的原則和實踐,提供了在忙碌而混亂的世界中尋找和平與目標的見解和策略。
以諾書
由 RH 查爾斯翻譯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被排除在聖經之外的古代宗教文本的新翻譯,提供了對早期猶太和基督教社區的信仰和實踐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