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發達經濟體的18個國家至少十年內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 雖然每個國家都是獨一無二的,但它們有一些共同的主題,可以向澳大利亞和世界展示減少排放的可行途徑。
化石燃料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增加 記錄2018的高排放量 預計2019將進一步增長。 這一趨勢與全球經濟增長有關,而全球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燃燒化石燃料。
全球經濟能源和碳強度的顯著下降還不足以引發全球排放量的減少。
但是18國家一直在做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 一個 新的分析 闡明了他們如何改變排放軌跡。 沒有“銀彈”,每個國家都有獨特的特點,但該集團有三個因素:電力部門可再生能源的高滲透率,能源使用的減少,以及大量的能源和氣候政策。地點。 有些東西適用於這些國家。
澳大利亞不參與該研究,因為在該國經濟增長的同時,研究期間2005-2015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基本保持穩定。 然而,在同一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所有經濟部門(包括土地利用變化)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均下降,這一趨勢在2014中出現逆轉 因為排放量增加了.
相關內容
排放量為何下降?
下面顯示的18國家的化石燃料排放量不遲於2005達到峰值,並且在我們的研究所涵蓋的時期2015之後出現了顯著的下降。

統一地,對減排的最大貢獻 - 約47% - 是由於能源生產中化石份額的減少,而整體能源使用的減少貢獻了36%。
但是,促進各國減排的因素的相對重要性存在很大差異。 例如,減少能源使用在歐盟許多國家主導減排,而在美國主導的因素分佈更均衡,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是從煤轉向天然氣。 奧地利,芬蘭和瑞典的減排量是由於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份額增加。
有趣的是,我們的分析表明,促進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數量與18國家的下降之間存在相關性。
排放量下降不是由於在審查期間其他地方生產的產品消費造成的。 在2000早期,這種將排放外包給其他國家的做法(例如通過將製造業轉移到海外)是許多發達國家排放量下降的重要驅動因素。 但是這種影響有 減少.
相關內容
持久的後果 然而,2008全球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產生了影響,部分解釋了許多國家能源使用的減少。
這些排放有多重要?
在2.4國家的2005-15期間,排放量每年下降18%。
有人可能會說這種下降並不是特別有意義,因為全球化石燃料排放量在同一時期繼續以每年2.2%的速度增長。 但是,這組國家負責28%的化石燃料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這是一個相當大的部分,如果下降繼續下去並進一步加劇,它可能會產生重大影響。
相關內容
18峰值和下降國家也參與其中 拖延全球排放 在全球經濟持續增長的同時,2014和2016之間的結合,簡單而且第一次顯示了加速脫碳的情況。 雖然中國沒有10年連續減少的排放量(因此它不屬於18國家集團的一部分),但它是這一停滯期間最大的貢獻者。
無法保證下降趨勢將在未來幾十年繼續下去。 事實上,我們的全球化 2018碳預算報告 表明一些最近的國家趨勢是脆弱的,需要進一步的政策和行動來加強減產並支持長期強勁的脫碳趨勢。
如果一千英里的旅程從一步開始,似乎一些國家已經開始走這條路。 現在我們都需要開始果斷地開始。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