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痴迷的青少年是否有更多的多動症風險?
多動和注意力不集中並不意味著您患有多動症。 

7月2018,世界各地的新聞媒體報導了一項研究 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 (JAMA)將數字媒體暴露與註意力下降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聯繫起來:

但是,雖然該研究發現數字媒體使用率高,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症之間存在聯繫,但卻沒有找到 造成 另一個。

它也沒有專門針對臨床診斷的ADHD - 它使用了一項調查來詢問學生ADHD-有關 症狀。

什麼是ADHD?

ADHD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這意味著它起源於兒童早期並影響大腦的發育。 周圍 7.2%的全球兒童 診斷為多動症。

症狀包括注意力不集中,過度活躍和衝動行為。 雖然ADHD具有特徵,但這些行為存在於連續統一體中。 因此,對於沒有註意力缺陷多動症的兒童和青少年,可以在較小程度上體驗注意力困難。

這些行為可能會因年齡(他們在童年時更常見)和壓力水平等因素而波動。


內在自我訂閱圖形


這項研究是如何進行的?

來自南加州大學研究人員的新JAMA研究調查了15和16歲兒童數字媒體使用與ADHD相關行為發展之間的聯繫。

剛剛超過2,500的加州高中學生沒有多動症完成了關於他們使用數字媒體的頻率的調查:每天多次1-2次,一周1-2次,從未。

該調查詢問了14不同類型的使用,包括發短信,檢查社交媒體網站,在線聊天以及在計算機,智能手機和遊戲機上播放流媒體電視。 參與者在過去一周評估了他們對每種媒體的使用情況。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從2014到2016,每六個月,學生評估他們經歷ADHD相關行為的頻率。

研究人員使用18問題自我報告量表,基於診斷ADHD的標準 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 - 4th Edition (DSM-IV)。 問題涉及一系列困難,例如犯了粗心的錯誤,難以保持注意力,感到焦躁不安和打斷他人。

他們怎麼找?

大多數學生(80.9%)報告至少一種數字媒體的高頻使用(一天三次或更多次)。 檢查社交媒體網站是最常見的,54%的青少年每天多次檢查。

在研究的前六個月,6.9%的學生報告他們曾經歷過ADHD症狀。 在研究的最後六個月,這一比率下降到5.9%。

報告沒有高用途數字媒體活動的青少年在24月研究期間體驗ADHD相關行為的比率較低,為4.6%。

與更多數字活動的高頻率接觸與經歷ADHD相關行為的可能性更高有關。 在報告高度使用七種活動的人中,9.5%經歷了ADHD型行為。 那些報告使用所有14數字媒體活動的人的比率最高,為10.5%。

並非所有高頻數字媒體活動都與ADHD症狀相關。 發短信,在線聊天,在控制台,計算機或智能手機上與朋友或家人一起玩遊戲,以及發布照片或博客都沒有關聯。

與ADHD症狀密切相關的活動包括高頻率檢查社交媒體網站,喜歡或評論其他狀態,在控制台,計算機或智能手機上單獨玩遊戲以及視頻聊天。

另外兩個因素 - 違法行為和抑鬱症狀 - 與ADHD相關行為的發生率較高有關。 但是,即使在考慮這些其他因素的情況下,數字媒體的高頻使用與ADHD症狀的可能性之間的聯繫仍然存在。

這是什麼意思呢?

本研究強調了數字媒體與通常與ADHD相關的行為症狀之間的潛在關聯。 但這項工作無法展示 因果關係.

無法確定數字媒體的使用是否會加劇與ADHD相關的行為,或者那些與ADHD相關的行為是否會使數字媒體更具吸引力,並且更頻繁地使用它。

儘管數字媒體使用與ADHD中常見的行為之間存在聯繫,但ADHD是一種複雜的神經發育障礙,這些發現絕不表明數字媒體可以 原因 多動症。

有一個 強大的遺傳基礎 對多動症。 換句話說,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比同齡人更容易生育多動症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青春期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症的增加並不意味著年輕人會被診斷患有註意力缺陷多動症。

還有什麼,我們需要考慮?

需要開展更多研究,以充分了解數字媒體對我們思考和行為方式的潛在長期負面和積極影響。

對於那些可能更傾向於使用數字媒體的人,例如ADHD患者,重要的是要評估這種類型的技術是否會加劇現有的臨床注意力困難。

與大多數縱向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跟踪大量參與者)一樣,很難控制所有潛在的混雜因素。 搬家,開辦新學校或喪親之痛等重大生活變化都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和認知。

JAMA研究確實強調了影響ADHD症狀流行的兩個因素 - 抑鬱和犯罪 - 但很難排除其他可能造成的事情。

數字媒體本身也可能不會直接造成負面影響,而是使用基於娛樂的數字媒體所花費的時間會減少花在學習或休閒活動上的時間。

目前的研究只考察了基於社交和娛樂的數字媒體。 我們需要進一步調查,研究更廣泛的數字媒體對我們健康的影響。 - 漢娜柯克

盲人同行評審

該研究檢查是對研究的公正和準確的評估,展示了數字媒體使用與ADHD之間的聯繫,強調了未來研究的必要性,以確定因果關係的方向和機制。 - 麗莎威廉姆斯

關於作者

Hannah Kirk,心理學研究員, 莫納什大學

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 談話。 閱讀 原創文章.

相關書籍

at InnerSelf 市場和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