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寧願有一條魚還是會釣魚?

想像一下以下情況。 你過著有足夠金錢、健康和時間的生活,可以有一兩個小時無憂無慮地放鬆,在一天結束時坐在大電視前的沙發上,漫不經心地觀看一部關於太陽能的紀錄片喝一杯酒並滾動手機。 你碰巧聽說過一個關於氣候變化的事實,這與最近的排放數據有關。 現在,在同一天晚上,一位正在努力履行財務承諾的朋友剛剛找到了她的第二份工作,錯過了這部紀錄片(和放鬆)。 本週晚些時候,當你們兩個見面喝一杯而你的朋友對最近的排放數據一無所知時,什麼樣的智力或道德優勢對你來說才是真正合理的?

這個例子旨在表明,對真理的了解很可能與我們自己的努力或性格無關。 許多人出生在嚴重貧困中,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微乎其微,而另一些人則在禁止某些探究途徑的宗教或社會社區中長大。 其他人仍然因為語言、交通、金錢、疾病、技術、運氣不好等原因面臨限制。 由於各種原因,現在要了解真相要困難得多。 而天平的另一端,有些人實際上被告知了某些事情的真相,就好像它是枕頭上的薄荷糖一樣,令人愉快地實現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以此為榮 聚體 對真理的認識忽視了一些人不費吹灰之力就擁有真理的方式,也忽視了另一些人不懈地努力爭取真理卻仍然錯過的方式。 詞組 'We 了解真相[也許, 你沒有]”,武器化並毫無謙虛地呈現,沒有認識到這一收購中經常涉及的非凡特權,劃出了一條排除性的界限,忽略了幾乎所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對知識的良好態度體現在各種性格特徵中,使我們與知識建立健康的關係。 哲學家將這些特徵稱為認知美德。 我們不應該讚揚那些碰巧擁有某種知識的人,而應該讚揚那些對知識有正確態度的人,因為只有這個基準才包括那些為真理而努力卻因不完全屬於自己的原因而錯過真理的人。控制。 考慮諸如智力上的謙遜(願意犯錯)、智力上的勇氣(追求讓我們不舒服的真理)、開放的思想(思考論證的各個方面,限制先入之見)和好奇心(不斷尋求) 。 你可以看到,那些願意糾正自己、勇於追求真理、思想開放、受到強烈好奇心驅使的人,即使偶爾無法獲得真理,也會比冷漠的人與真理有更好的關係。偶爾能得到真相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說,很難回答“是了解更好,還是尋求了解更好?”這個分離問題。 因為裡面的信息還不夠多。 關於知道(析取的前半部分),我們還想听到 如何 那知識就產生了。 也就是說,所獲得的知識 儘管 是佔有者的無私和懶惰,還是通過勤奮的追求而獲得的? 如果是後者,那麼最好知道,因為析取的後半部分也包含在前半部分中:知識的擁有 尋求它的態度。 我們可以用另一個例子來建立這個想法。

您想要一條魚還是知道如何釣魚? 同樣,我們需要更多信息。 如果說有魚是懂得釣魚的結果,那麼分離的兩半又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這種組合是理想的。 但是,如果擁有是等待別人給你魚的結果,那麼最好自己知道如何去做。 當等待的代理人希望獲得好運或施捨時,懂得釣魚的代理人可以每天早上和晚上回到河裡,一遍又一遍地將魚線扔進水中,直到她對捕獲的魚感到滿意為止。

知識也是如此。 是的,最好知道,但僅限於這意味著伴隨的態度。 相反,如果知識的擁有主要依賴於偶爾的運氣或特權(正如經常發生的那樣),那麼一個人的地位就不穩定,並且面臨毫無根據的驕傲的危險(更不用說驕傲本身伴隨的並發症)。 分成兩個獨立的類別,那麼,我們應該更喜歡尋求而不是了解。 就像懂得捕魚的人一樣,尋求知識的人也可以走進這個世界,有時會失敗,有時會成功,但無論如何都能繼續下去,直到她對自己的捕獲物感到滿意為止,即獲得了知識。 然後,第二天,她可能會回到河邊,重新做這一切。

一個人最終會在邏輯上、道德上、社會上、甚至身體上與世界對抗。 有些碰撞幾乎不會被注意到,而另一些碰撞則可能是災難性的。 始終如一的追求真理的姿態最能讓我們看清事物,這是我們應該讚揚和珍惜的。永旺櫃檯 - 不要刪除

關於作者

喬尼·羅賓遜是麥考瑞大學哲學系的導師和臨時講師。 他住在悉尼。

本文最初發表於 永世 並已在知識共享下重新發布。

書籍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