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ng Peace and Happiness: Aspects of the Buddhist Path

佛教教義通常用“道路的三個主要方面”來概括:放棄,同情和實現空虛的智慧。 它們大致對應於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金剛乘教義的主要任務,儘管這三條原則都包含在所有三條原則中。

放棄道路上的第一步是開始尋找內心的快樂; 第一步因為它意味著逐漸放棄世界作為我們幸福(和不快樂)的源頭,軌跡和原因。 放棄世界並不意味著拒絕世界。 人們可以學會生活在其中,熟練地,積極地,體驗它並享受它,而不是在任何終極意義上認真對待它。 放棄世界並不意味著必須像僧侶一樣生活。 僧侶的放棄誓言比已婚,工作的人更需要。

放棄是一種逐漸減少抓取的道路。 這是一種自願放棄一個人固執的自私慾望和厭惡,不是出於內疚感或責任感,而是出於通過他們尋求幸福無用的直接,真實,個人的知識。 將思想轉化為放棄的道路,意味著承諾通過冥想熟悉自己心靈的運作。

放棄是小乘佛教路徑的標誌。 基本上,在腳踏實地的意義上,它意味著照顧自己而不是對他人造成滋擾或負擔。 這意味著要按順序建一個人的房子。 這需要努力,堅持不懈,紀律和耐心 - 六個波羅蜜中的四個或超越美德。 這些美德對於幫助我們超越輪迴世界的誘惑,專注於內心反思和審視的道路是必要的,這些道路揭示了幸福的秘密。

按順序獲得一個人的房子

讓一個人的房子井然有序意味著為一個人的思想帶來一些秩序和紀律。 我們的思想是我們生活的豪宅。 普通的,二元的思想是無序的。 它經常被誇張激動。 我們一直在思考自由聯想,但很少有人意識到,如果我們被問到我們在想什麼,我們將很難給出一個連貫的答案。


innerself subscribe graphic


然而,我們的意識流不斷引發焦慮,憤怒和抑鬱等負面情緒。 如果我們認為憤怒的想法,我們會感到憤怒。 如果我們認為一種令人沮喪的想法我們會感到沮喪 一位古老的佛教箴言說:“心靈忙碌的人一定會受苦。”

有一種佛教禪修的基本形式,在梵語中稱為shamatha,它是二元思維漫無邊際的解毒劑; 它是一種穩定的冥想或寧靜的冥想。 在西藏,它被稱為 shi ne,字面意思是“和平相處”。 實際上,它涉及訓練心靈注意當下的時刻。

當我們迷失在誇張時,我們通常會思考過去或未來。 我們可能被一些希望享受的幻想所迷惑,或被一個可怕的問題的噩夢嚇壞了。 動盪,話語,二元思維使我們無法清楚地看到它,因為它不斷地阻礙了對當下時刻的認識,而現在的時刻總是在生命發生的地方。 我們的想法是我們看到現在的面紗,就像透過玻璃一樣黑暗。 如果我們不知道現在,我們就會對生活中的事實視而不見,而是生活在對二元思想的一廂情願的可怕預測中。

Shamatha通過呼吸意識或類似的正念技巧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 專注於現在安靜的心靈。 這是因為二元思想生活在世俗時代。 它可以記住過去並預測未來。 它可以想像尚未發生的樂趣和痛苦,可能永遠不會發生,或者可能永遠不會發生。 自我在歷史時期消失了。 與輪迴的洶湧衝浪相比,以心靈為中心的思想是安靜,寧靜,不受干擾和清澈的,就像深山湖泊的靜水。

安靜心靈有其自身的欣快效應

安靜的心靈有其自身的欣快效果。 這就像在城市交通的cacaphony離開鄉村草地或靜止森林游泳池的安靜之後所感受到的放鬆。 如果一個人只是為了內心平靜和安靜的感覺而實行shamatha,那麼人們就會對幸福的秘密有一個很好的洞察力。 但是shamatha還有另外一個功能。

一個安靜的,仍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存在的真理,而不是被不斷和瘋狂的誇張所迷惑的心靈。 Chogyam Trungpa仁波切使用礦工帽上燈的隱喻來描述shamatha的這個功能,以表示我們的意識。 普通的頭腦就像一盞燈,它不停地移動而不專注於任何東西,因此,不知道周圍環境的真實本質。 冥想的心靈就像一個礦工的燈,它穩重而富有洞察力,清晰而明確地展現了我們周圍世界的每一個特徵。

當頭腦安靜,穩定,清晰時,它可以將注意力轉向自身。 這種熟悉我們思想的過程稱為vipashyana冥想,也稱為洞察力或分析性冥想。 由於我們通過心靈獲得了對世界和我們自己的認識,因此對心靈的分析揭示了以前隱藏的關於現象世界(包括我們自己)的本質的知識。 通過vipashyana,我們可以熟悉我們心靈的運作 - 我們的慾望,厭惡和自私 - 以及存在的事實 - 痛苦,無常和空虛。

沒有同情心,和平與幸福是不可能的

Finding Peace and Happiness: Aspects of the Buddhist Path路徑的第二個主要方面是同情,大乘路徑的標誌性質量。 這種教導的秘訣在於沒有同情心就不可能獲得快樂。 我們認為同情是為了他人的利益,事實上也是如此。 但同情心也會破壞自戀,這是我們對自己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性冥想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我們的自戀動機和奮鬥,並幫助我們了解他們如何創造自己的煩惱和痛苦。 一旦我們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就應該根據自己的利益聰明地行動,馴服自私的野獸,轉變一個人的力量和技能,幫助別人做同樣的事情。 就像我們意識到它燃燒一樣,就像從火焰中拉出一隻手。

培養同情心是這條道路中最困難的方面之一。 在第一次反思時,同情似乎與生命本能背道而馳,生命本能在人類中昇華為自私。 生命的基本生物學原理是自我保護和自我提升。 因此,利他主義放棄自私的衝動並以對他人的關注取而代之,這是違反直覺的。 因此,發展同情的第一個障礙就是自我執著。

發展同情心的第二個障礙是走向相反的極端。 智慧之路是一條平衡之路。 至於漫畫的極端美德,往往是一種自我遊戲,一種偽裝成靈性的物質主義或貪婪態度。 Chogyam Trungpa仁波切稱之為“精神唯物主義”,自我依附於自我超越的幌子。 (切入精神唯物主義 by Chogyam Trungpa) “我是多麼精彩,因為他是如此精神,奉獻和富有同情心,”是新手的呼喚。

慈悲的辯證法在慷慨的實踐中得以體現,這是六種超越美德中的另一種。 慷慨不僅僅是放棄金錢或珍貴物品的問題。 慷慨是給自己的。 它愛心地將自己交給別人。

在佛教心理學中,慷慨的美德有兩個潛在的缺陷。 顯然,一個是吝嗇,這是一種自我執著的形式。 另一個缺陷是放棄太多。 擺脫內疚,羞辱或出於驕傲並不是慷慨。 為了得到回報而給予的不是慷慨; 這是一種人為的自私,將自己偽裝成同情。

Khenpo Karthar仁波切用這種方式解釋道:用一句話來說,他說:“人們總是希望看到我並與我交談。如果我遇到每個人,我就沒有時間吃飯或休息。我會在幾週內死去然後我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所以我限制了我可以給面試的時間。“ 這個極其富有同情心的人教導說,對每個人說“是”都不是同情。 這是一種奴役形式,可能是出於內疚。 同情允許說不。

同情心取決於道路的第一個主要方面,它教導我們為自己和他人照顧自己。 因此,在其更深層的意義上,發展同情包括在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福祉所需要的東西與我們能夠給予他人的東西之間找到平衡。 同情是個人與他人關係之間的平衡。

發展空虛就是發展智慧

這條道路的第三個原則方面是發展智慧,實現所有現象的空虛,包括自我的空虛。 這種特殊的智慧或洞察力是通過vipashyana和其他高級冥想獲得的,例如Mahamudra和Dzog Chen。 Vipashyana意為“特殊或卓越的洞察力”。 vipashyana的果實是實現空虛的智慧。 這是第六個波羅密的智慧,第六個超越美德。 正是能夠充分發展能力,並因此成為avidya的解毒劑,無知是我們自我製造的麻煩和不幸的根源。

實現空虛的智慧與存在的事實是恰當的和諧。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這是持久幸福的先決條件。 空虛的實現提供了一個連貫的世界宇宙論,可以作為生活指導的堅實基礎。 如果現像是無常的,沒有真實的物質,如果自我是無常的,缺乏實質或靈魂,那麼我們必須訓練我們的思想去接受這個事實,而不是否認和壓制它。 我們必須小心(意識到)自我試圖找到堅實,持久的參考點,以便識別,保護,保存和擴展自己。 因為這是我們對自己和他人施加的許多痛苦的原因。

路徑的第一個主要方面,放棄,告訴我們要照顧好自己,至少我們不是對別人的負擔。 它是自律和自力更生的培訓。 路徑的第二個主要方面,即同情,使我們能夠克服我們殘酷的自戀,並實際上與其他人的內心聯繫,這意味著對他們的幸福項目的同情。 這是愛情關係的秘訣。 這條道路的第三個主要方面是智慧實現空虛。 這種智慧將存在視為沒有舞者的舞蹈。 當進入我們自己心靈的靈性旅程引導我們獲得這種智慧時,沒有什麼比笑和加入舞蹈更多的事情了。

經出版商許可轉載,
雪獅出版社。 ©1997。
http://www.snowlionpub.com

文章來源

幸福計劃:改變導致我們自己和他人受苦的三種毒藥
作者:Ron Leifer,醫學博士

Finding Peace and Happiness: Aspects of the Buddhist Path寫得清楚,易於理解並付諸實踐。 精神病學家Leifer博士借鑒了他的佛教實踐和他的臨床經驗,對西方的焦慮和抑鬱症的來源提供了深刻的見解。 他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案例,即我們為使我們快樂而開發的項目成為我們的源頭
不快。 這本書採取了客觀的立場,對我們在社會中使用的政治,宗教和許多其他信仰系統進行了現實檢查,以減輕痛苦和苦難,並為那些能帶給我們快樂和永恆幸福的事物而奮鬥。

信息/訂購這本書。

關於作者

Ron Leifer,醫學博士是一名精神病醫生,曾在Thomas Szasz博士和人類學家Ernest Becker的指導下接受過培訓。 七十年代,他與各種佛教老師一起學習,並在新西蘭伍德斯托克與新西蘭農業科學院的Kabpo Khartar仁波切一同向新西蘭伍德斯托克的Karma Triyana Dharmachakra的居民KENpo Khartar仁波切致敬。 他幫助在1981組織了紐約市第一次KTD佛教和心理治療會議。 自從1987以來,他一直與之聯繫 Namgyal修道院 在紐約伊薩卡作為學生和老師。 Leifer博士已廣泛講授並出版了兩本關於各種精神問題的書籍和五十多篇文章。 他最近完全將注意力轉向佛教與心理治療之間的相互作用.

本作者的書籍

at InnerSelf 市場和亞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