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泡沫可能為化石燃料巨頭爆發塔夫茨大學的學生參加全美國校園抗議使用化石燃料 圖片:James Ennis via Wikimedia Commons

為化石燃料產業提供動力的大公司被警告說,如果他們試圖抵制氣候變遷立法和高調競選活動帶來的日益增加的壓力,他們將面臨破壞性的反彈

一項新的學術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化石燃料產業的企業巨頭忽視氣候變遷壓力,他們的金融和經濟實力將無法保護他們免受負面污名化的代價高昂的影響。

這些公司對世界股票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光是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就佔倫敦金融指數價值的約20%,約佔紐約金融指數價值的11%。

然而,如果未來幾年要對氣候變遷採取任何有意義的行動,化石燃料產業的活動將不得不被嚴格限制,大部分資產將被凍結,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企業估值急劇下降——一些分析人士稱之為「碳泡沫」的破裂。


內在自我訂閱圖形


這些公司不僅面臨來自監管機構和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氣候立法的越來越大的壓力,而且一場高調的運動也在進行,以說服投資者退出涉及化石燃料行業的公司。

根據牛津大學史密斯企業與環境學院學者的最新研究,化石燃料公司不能忽視此類活動。 如果他們這樣做,至少他們的聲譽將面臨嚴重受損的風險,但他們也可能面臨越來越多的為其工作籌集資金的問題。

The study, Stranded Assets and the Fossil Fuel Divestment Campaign, compares campaigns going on in the fossil fuel sector with other similar movements that have taken place ? such as the campaign against corporations with investments in apartheid South Africa, and tussles with the tobacco, munitions and gaming industries.

反對化石燃料投資的運動由 350.org 組織發起,標題為「Fossil Free」。 史密斯學院的研究表明,該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針對南非種族隔離時代投資的經驗。

瞄準投資者

此類活動分不同階段推進。 首先,目的是提高公眾對該議題的認識和宣傳。 然後,活動人士將目標瞄準各種機構,特別是大學。 最後,這項運動走向了全球,目標是退休基金等大型投資者。

然而,研究稱,那些預計大規模撤資的人可能會失望。 經驗表明,實際提取的資金比例很小。

研究稱:“例如,儘管人們對媒體產生了巨大的興趣,並且經歷了三年的演變,但只有約 80 個組織和基金大幅撤資煙草股權,而撤資煙草債務的組織和基金則更少。”

但此類活動會引起公眾關注,並可能損害企業聲譽,從而導致研究中所說的「污名化」。

它說:「與個人一樣,恥辱可能會給組織帶來負面後果。 例如,受到媒體嚴厲批評的公司形像不佳,嚇跑了供應商、分包商、潛在員工和客戶。

「政府和政客更願意與『乾淨』的公司合作,以防止可能損害其聲譽或危及其連任的不利溢出效應。 股東可以要求受到污名化的公司改變管理層或董事會的組成。”

This all has a knock-on effect. Companies associated with the fossil fuel sector might find themselves frozen out of public contracts, and banks might be reluctant to make loans. The study says the coal industry ? more visibly polluting and less powerful than the oil and gas sector ? is likely to feel the biggest initial impact of such a campaign.

需求低迷

「如果在污名化過程中,活動人士能夠製造出政府可能立法徵收碳稅的預期,從而抑制需求,那麼他們將大大增加化石燃料公司未來現金流的不確定性,」研究稱。

該研究為化石燃料產業提供了一些建議。 品牌重塑是一種選擇:英國石油公司(BP)幾年前就嘗試過這一做法,將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改為「超越石油公司」(Beyond Petroleum),並將其標誌變成綠黃色向日葵。

Companies would be ill-advised, says the report, to play tough with campaigners. “The outcomes of stigmatisation will be more severe for companies seen to be engaged in wilful negligence and ‘insincere’ rhetoric ? saying one thing and doing anothe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hardball strategies intensify stigmatiation, focusing attention on companies that are unrepentant about violating social norms.” ? Climate News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