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應該採取以女性為中心的方法來診斷和治療鐵缺乏症

為什麼我們應該採取以女性為中心的方法來診斷和治療鐵缺乏症 弗洛里安·蓋特納(Florian Gaertner)/蓋蒂圖片社

缺鐵是全世界常見的營養失調,絕經前婦女 風險最大 被診斷出來。

新西蘭最新 營養調查 (從2008/09年開始)顯示12%的女性可能患有鐵缺乏症。 還有一點 最近的研究 新西蘭的研究表明,年齡相似但有不同種族(白種人,中東和南亞)的婦女中,鐵含量低的婦女高達55%。

女性鐵缺乏症的較高發病率通常是由於月經期間失血造成的。 但是我的 研究這項研究分析了運動女性和活躍女性的鐵質狀況,認為女性生理學已經發展為通過女性生殖激素和影響鐵質調節的激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來抵抗鐵質流失。

該研究顯示出女性每月週期中鐵水平的變化,因此,我們建議醫生在進行鐵篩查血液檢查時注意女性處於月經週期的哪個階段。 此外,在解釋測試結果之前,他們應詢問婦女是否有自然的月經週期,不受任何激素避孕藥(藥丸或宮內節育器)的影響。


 通過電子郵件獲取最新信息

每週雜誌 每日靈感

體內鐵

鐵是 最佳健康的基礎 和幸福。 它是血紅蛋白(紅細胞中的色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將氧氣輸送至全身。

儘管鐵對於健康和正常運作很重要,但我們不能製造礦物質,而只能依靠在體內循環利用礦物質並從食物中獲取足夠的礦物質。 飲食上的 鐵的來源 包括全穀類穀物,豆類,魚類,家禽和肉類。

身體很好地控制和調節鐵。 日常的 鐵損 僅1-2mg。 研究表明,女性每月經血會額外損失1mg的鐵,這可能會導致 鐵損 在月經失血期間服用3-5毫克(可能持續1-5天)。 在有經驗的女性中,這可能會被誇大 月經大量或長時間出血.

主要的鐵調節激素是 鐵調素。 它 作品 在體內唯一已知的鐵出口通道上-在小腸(從食物中吸收鐵),白細胞表面(體內鐵循環)和肝細胞(鐵從肝臟中的鐵庫釋放)中發現)。

較高的鐵調素會導致鐵出口通道的降解,從而有效地阻止鐵從腸中的運動以及從鐵中的釋放。 這也限制了人體從死紅細胞中回收鐵的能力,這些能力要么用於生產新的紅細胞,要么將其存儲在肝臟中。

女性生理和鐵質狀況

迄今為止只有兩個 研究 調查 試圖闡明絕經前婦女在整個月經週期中鐵狀態和鐵調素的變化。

My 研究 顯示在月經期間(每月週期的第1-5天),鐵調素(和其他一些與鐵有關的因素)急劇下降。 Hepcidin在此後的幾天內保持抑鬱狀態,然後在排卵時逐漸開始升高(大約在第14天)。

排卵後,隨著女性進入黃體期(第15-28天),hepcidin似乎會增加並穩定下來。 在下個月重複循環.

研究使用 離體細胞 和研究 體外受精的婦女 表明雌激素傾向於抑製鐵調素的活性,而 黃體酮刺激它。 這解釋了卵泡期(月經週期的第1-14天)中鐵調素的含量低,而黃體期(第15-28天)中鐵調素的反彈。

這些結果表明,對加速鐵流失的失血的反應,女性生理學因減少鐵調素的活性而在月經週期的前半期最大程度地吸收鐵。 這可能是防止月經失血的生理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 很少有研究 研究還表明,血清鐵,運鐵蛋白和血紅蛋白(用於測量人鐵狀態的所有標誌物)在整個月經週期中都會波動。 合而為一 研究,有23%的女性在月經期間被歸類為鐵缺乏症,但在黃體期下降到8%。

轉鐵蛋白飽和度是體內運輸和使用鐵的百分比的量度。 在黃體期,當鐵水平可能反彈時,一些女性可能達到轉鐵蛋白飽和度水平的45%。 這通常表明鐵過多或血色素沉著,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會導致鐵的過度吸收和儲存,並且可能是 對重要器官有毒.

有人可能會說,鐵缺乏症的研究已經很成熟,我們已經涵蓋瞭如何檢測和治療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基礎。 但是在新西蘭,絕經前婦女中有18-55%的鐵水平低於最佳水平。

研究人員探索了許多影響人的鐵平衡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 飲食喜好, 肉食行使。 但是我們還沒有充分考慮女性生理以及月經週期如何影響鐵缺乏症診斷和有效治療的複雜性。

在許多人呼籲以女性為中心的研究來確定特定的健康結局和治療方法的時候,可能是時候重新打開缺鐵的盒子了。談話

關於作者

克萊爾·巴登霍斯特(Claire Badenhorst),梅西大學講師, 梅西大學

books_health

本文重新發表 談話 根據知識共享許可。 閱讀 原創文章.

 

你也許也喜歡

可用語言

English 南非荷蘭語 阿拉伯語 簡體中文 中國傳統的) 丹麥 荷蘭人 菲律賓 芬蘭 法國 德語 希臘語 希伯來語 印度語 匈牙利 印度尼西亞 意大利 日本 韓語 馬來語 挪威 波斯語 波蘭語 葡萄牙語 羅馬尼亞 俄語 西班牙語 斯瓦希裡 瑞典 泰語 土耳其 烏克蘭 烏爾都語 越南語

關注InnerSelf

Facebook的圖標Twitter圖標YouTube圖標instagram圖標pintrest圖標rss圖標

 通過電子郵件獲取最新信息

每週雜誌 每日靈感

新態度 - 新的可能性

InnerSelf.com氣候影響新聞網 | 內力網
MightyNatural.com | WholeisticPolitics.com | InnerSelf市場
版權所有©1985 - 2021心靈有所出版物。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