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和真菌生物學家基思·克萊 (Keith Clay) 表示,這種常見熱帶藤蔓的種子只在早上開放,其同名的喇叭狀花朵只在早晨開放,其中含有可用於治療精神和身體疾病以及促進健康的化合物。杜蘭大學生態與進化生物學系。
研究人員從全球植物標本館收集了牽牛花種子樣本,並對它們進行了麥角生物鹼的篩選,麥角生物鹼是一種與致幻藥物相關的化合物 LSD,但也被用於治療偏頭痛和帕金森病。
許多 喇叭花 物種含有高濃度的生物活性麥角生物鹼,這些生物鹼是由特殊的真菌共生體產生的,通過它們的種子從母株傳給後代。 研究人員發現,接受測試的 200 多個物種中有四分之一含有麥角生物鹼,因此是共生的。
“共生和麥角生物鹼是牽牛花進化樹的特定分支所特有的,每個分支都含有不同的麥角生物鹼和生物鹼混合物,”克萊說。
麥角生物鹼與人類有著長期而復雜的聯繫。 麥角生物鹼得名於導致中世紀聖安東尼之火致命爆發的麥角真菌。 這種疾病是由攝入真菌引起的。 最著名的麥角生物鹼是 LSD,它是由它們的真菌夥伴產生的牽牛花中天然存在的麥角生物鹼的合成衍生物。
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土著人民歷來使用此類類烷烴化合物,因為它們對人類思維產生影響並調節人類繁殖。 最近,它們已被用於解決分娩過程中的產科問題以及治療偏頭痛、帕金森氏症和其他疾病。
“長期以來,我們對真菌生物鹼化學及其對身心的影響了解很多,”克萊說。 “我們的研究首次展示了牽牛花及其共生真菌的高度共同進化,這種共同進化表現為牽牛花進化樹中麥角生物鹼的不同混合物和濃度。”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在雜誌上 傳播生物學 分別來自杜蘭大學、印第安納大學和西弗吉尼亞大學。
資源: 杜蘭大學
books_her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