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性科學 3 30
 研究表明,在特定情況下的輕鬆和舒適感——心理學家稱之為“流暢”——與真實感有關。 塔拉摩爾/蓋蒂圖片社

愛麗絲跟著一隻白兔鑽進地洞並多次改變大小後,發現自己在想“我到底是誰?”

這個場景來自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可能會引起你的共鳴。

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尋找真實的自我可能具有挑戰性。

但是, 新的真實性科學 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見解,不僅闡明了真實性的含義——一個有點模糊的術語,其定義一直存在爭議——而且還可以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挖掘真實自我的技巧。


內在自我訂閱圖形


我是社會心理學家,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和我的同事一直 進行研究 更好地理解真實的含義。 我們發現,更好地了解你的真實自我可能看起來與你想像的不同。

什麼是真實性?

在“真誠與真實,”文學評論家和教授萊昂內爾·特里林(Lionel Trilling)描述了過去幾個世紀的社會是如何通過人們對實現自己生活地位的承諾而團結在一起的,無論他們是鐵匠還是男爵。

Trilling 認為,現代社會的人們不太願意放棄自己的個性,而是重視真實性。

但是,他所說的真實性究竟是什麼意思?

與特里林一樣,許多現代哲學家也將真實性理解為一種個性。 例如,Søren Kierkegaard 認為真實 意味著擺脫文化和社會限制 並過著自己決定的生活。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 將真實性等同於接受今天的你 並發揮您未來的所有潛力。 在海德格爾之後的幾十年寫作,法國存在主義者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有一個 類似的想法:人們可以自由地解釋自己和他們的經歷,無論他們喜歡什麼。 因此,忠於自己意味著以你認為自己的樣子生活。

這些不同觀點的共同點是,一個人的某些東西代表了他們的真實身份。 如果我們能找到隱藏在虛假自我背後的真實自我,我們就能過上完全真實的生活。

當代心理學家是這樣的 了解真實性 也是——至少一開始是這樣。

真實的個性

為了定義真實性,21 世紀初的心理學家 開始刻畫 一個真實的人是什麼樣子的。

他們確定了一些標準:一個真實的人應該有自我意識並願意了解是什麼讓他們成為真正的自己。 一旦一個真實的人洞察到他們的真實自我,他們的目標就是不偏不倚——選擇不欺騙自己並扭曲他們的真實身份。 在決定什麼定義了真正的自我之後,真正的人就會以符合這些特徵的方式行事,並避免僅僅為了取悅他人而“虛假”或“虛假”。

一些研究人員 已經使用這個框架來創建可以測試一個人的真實程度的測量量表。 在這種觀點中,真實性是 心理特徵 – 某人個性的一部分。

但我和我的同事們覺得真實性的體驗還有更多——超出了一系列特徵或某些生活方式的東西。 在我們的 最近的工作,我們解釋了為什麼這種傳統的真實性定義可能不夠。

思考很難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試圖分析自己對某事的想法或感受,結果卻讓自己更加困惑? 詩人 西奧多·羅斯克曾經寫道 “自我沉思是一種詛咒,它會使舊的困惑變得更糟。”

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支持這一觀點。 思考本身就是 令人驚訝的努力,甚至有點無聊,人們幾乎會做任何事情來避免它。 一項研究發現他們甚至會 震驚自己 避免不得不坐下來思考自己的想法。

對於真實性的定義來說,這是一個問題,它要求人們思考自己是誰,然後以不偏不倚的方式根據這些知識採取行動。 我們不覺得思考很有趣,即使我們這樣做了,我們的 反思和內省能力 比較窮。

幸運的是,我們的研究通過將真實性定義為不是關於一個人的東西,而是作為一種感覺來解決這個問題。

當某事感覺“正確”時

我們認為,真實性是一種感覺,人們將其解讀為他們當前所做的事情與他們真實的自我一致的標誌。

重要的是,這種觀點並不要求人們知道自己的真實自我是什麼,也根本不需要擁有真實的自我。 根據這種觀點,一個真實的人可以看起來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只要感覺真實,它就是真實的。 雖然 我們不是第一個持這種觀點的人,我們的研究旨在準確描述這種感覺。

這是我們偏離傳統的地方。 我們建議真實性的感覺實際上是 流利的體驗.

你有沒有做過運動、讀書或交談,並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

這就是一些心理學家所說的流暢性,或與體驗相關的輕鬆的主觀體驗。 流暢性通常發生在我們的直接意識之外——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稱之為 邊緣意識.

根據 我們的研究,這種流暢的感覺可能有助於真實感。

在一項研究中,我們要求美國成年人回憶他們所做的最後一項活動,並評價其流暢程度。 我們發現,無論是什麼活動——無論是工作、休閒還是其他——人們感覺越真實,活動越流暢。

妨礙流暢性

我們還能夠證明,當一項活動變得不那麼流暢時,人們會感覺不那麼真實。

為此,我們要求參與者列出一些描述他們真實身份的屬性。 然而,有時我們要求他們嘗試同時記住複雜的數字串,這增加了他們的 認知負荷. 最後,參與者回答了一些關於他們在完成任務時感覺有多真實的問題。

正如我們所預測的那樣,當參與者不得不在認知負荷下思考自己的屬性時,他們會感覺不那麼真實,因為被迫同時做記憶任務會分散注意力,從而阻礙流暢性。

同時,這並不一定意味著如果你接受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你就不是真實的。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將不安的感覺解釋為暗示他們不忠於自己,但在某些情況下,困難可能是 解釋為重要性.

由 Daphna Oyserman 領導的一組心理學家進行的研究表明, 人們有不同的個人理論 關於執行任務時的難易程度。 有時,當某件事太簡單時,會覺得“不值得我們花時間”。 相反,當事情變得困難時——或者當生活給了我們檸檬時——我們可能會認為它特別重要並且值得去做。

我們選擇製作檸檬水而不是放棄。

這可能意味著,當事情變得艱難時,有時我們會特別忠於自己——只要我們將這種困難理解為對我們自己很重要。

相信你的直覺

擁有一個只是隱藏在虛假自我背後的真實自我聽起來很浪漫,但它可能並不那麼簡單。 但這並不意味著真實性不應該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情。

尋求流利度——並避免內部衝突——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來保持對自己的真實,追求什麼 道德上好的 並知道你什麼時候“在正確的地方

當你在變化的海洋中尋找自我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

但是關於真實性的新科學表明,如果你讓流利的感覺成為你的嚮導,你可能會找到你一直在尋找的東西。

關於作者

馬修·鮑德溫,心理學助理教授, 佛羅里達大學

本文重新發表 談話 根據知識共享許可。 閱讀 原創文章.

書籍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