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前面站著一個年輕的和尚

圖片由 Sasin Tipchai

佛教冥想練習和科學探索揭示了兩種認識方式。 借助科學方法,我們在自身之外尋找真理,劃分世界,看看現實的秘密是否隱藏在裂縫中。 同時,通過冥想,我們將注意力轉向內在,依靠經驗認知,尋求解決問題本身,以實現不二性和意識的偉大奧秘。

當科學家和佛教學者交換意見時,他們都驚訝於這兩種認識方式得出瞭如此多相似的結論。 物理學是兩者達成一致的領域之一。 對於使用複雜的氣泡室和激光攝影來研究亞原子事件的物理學家來說,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佛教徒通過冥想練習至少揭示了亞原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

冥想可以揭示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實體,觀察者無法與被觀察的事物分開,現像似乎是從空虛中出現的,並且在科學家們承認並命名為“非定域性”的共生系統中,一切事物都影響著其他一切事物。 ”。 許多冥想者只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內心,就發現了這些見解。

佛教和科學的心靈和認知地圖驚人地相似。 此外,幾個世紀以來,佛教徒一直在研究“自我”和意識的難以捉摸的本質,這些概念一直困擾著神經科學家。 許多佛教徒甚至已經解決了這些難題,至少讓冥想者感到滿意。

佛教冥想:科學研究的一種形式

佛教冥想本身可以被理解為科學研究的一種形式。 冥想者在審視自己的同時,力求保持客觀的科學態度。 他們也希望在不以個人慾望或預設理論影響學習的情況下看待生活。 “只是事實,女士。”


內在自我訂閱圖形


科學家可能會辯稱他的發現是客觀的,因為它們可以通過重複實驗或重做數學方程來驗證。 然而,從某種意義上說,每一個進行特定探究路徑的佛教禪修者都是在重做實驗,並且大多數人都會得出關於自我和現實本質的類似結論。 在正念冥想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所謂的“洞察力的進步”以相對標準的方式展開。

佛陀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成為一名科學家,以自己為對象。 他建議仔細解構看似堅實的身心現實,以此探索其根源,從而揭示我們與世界的一體性。 正如早期佛教經典《阿毘達摩》中所說,“內觀禪修的首要任務是……”。 。 。 解剖一個明顯緊湊的物體。”

現代科學也開始著手分解現實,並發現——奇蹟中的奇蹟——統一性就在那裡,就在現實的核心。 如果說它證明了什麼的話,那就是過去幾十年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這個神秘的願景是最終的真理。 沒有什麼可以與其他任何東西分開。 科學家們試圖通過插入連接器來表達這種統一性:波粒、時空、物質能量。

儘管現代科學已經幫助人類達到了新的物質舒適水平,但它最大的禮物可能是精神上的——一種更準確、更令人滿意的理解我們自己的方式。 正如一些批評家所斷言的那樣,科學家並沒有將人類簡化為物質過程,而是只是向我們展示了將我們與所有生命和宇宙聯繫起來的特定線索。

一個蛋白質分子或一個指紋,收音機中的一個音節或你的一個想法都意味著恆星和有機進化的整個歷史範圍。 就足以讓你時刻心生刺痛。 ——約翰·普拉特,《走向人類的階梯》。

佛陀:自我科學家

佛陀是一位偉大的自我科學家。 《波利藏經》中清楚地表明,他不太關心宇宙意識,也沒有證據表明他相信任何神或女神。他對第一因的問題也保持沉默,稱不可能追蹤“業力”,即個人或宇宙的完整歷史。相反,在佛陀的整個開示中,我們發現他強調我所說的「生物意識」。

佛陀在《波利藏經》中的禪修指導幾乎完全集中在我們身心生活的自然過程。他告訴我們要冥想我們的皮膚和骨骼、我們的神經系統、行走、聽覺、視覺和思考的過程。根據佛陀的說法,我們需要了解的關於生命和實相的一切都可以在「這個深不可測的身體」中找到。佛陀告訴我們,要透過冥想每時每刻發生在我們內心的變化來熟悉這個真理:

例如,在佛陀的教義中,他強調一切現象的無常本質。 記住這個普遍真理(從赫拉克利特到海森堡都有記錄)對於我們個人的幸福至關重要,因為一切都在轉變,這一事實意味著我們無法抓住任何物體或經驗,也無法抓住生活本身。 如果我們忘記無常而試圖抓住或執著事物,我們將不可避免地給自己製造痛苦。

根據佛陀的說法,通過體驗我們自己的無常本性——通過感受它並定期反思它——我們可以學會居住在這個真理中並以此為生。 當我們逐漸熟悉每時每刻的經歷都是無常的,我們可能不再迷失在自己的慾望系統中; 我們不會那麼緊緊地抓住或那麼“掛”。 我們能夠更加和諧地生活。 這是佛陀如何運用他的科學見解來服務靈性的一個例子。

那些汲取最深奧真理的人會以平靜的心態快樂地生活。
法句經

佛陀:精神生物學家

作為一位精神生物學家,佛陀徹底研究了人類的狀況。 他在《四聖諦》中概述了他的發現,其中第一聖諦宣稱生命本質上是不令人滿意的,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需要和慾望的時期,伴隨著某種程度的痛苦、悲傷、疾病和不可避免的老死。

當我們獲得人體和神經系統時,第一聖諦(巴利語的 dukkha,翻譯為“痛苦”)是交易的一部分。 批評者引用第一聖諦來證明佛陀對生命持消極態度,但他只是在進行科學觀察。

這種人類狀況對我們來說可能看起來不人道,但這僅僅意味著它不符合我們的公平標準。 我們希望生活有所不同,諷刺的是,這種願望本身可能成為我們痛苦的主要根源。

所有這一切並不是否認生活中存在歡樂、愛、快樂和樂趣,但鐵的事實更加確定。 擁有一個身體,從早到晚與重力作鬥爭,永遠需要食物、溫暖和庇護所,並被生育的衝動所驅使,這實在是不容易。 這些是我們出生時的生理條件,佛陀認為,如果我們想要在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或安逸,就需要對它們有深刻的理解和接受。 事實上,當禪修者開始承認第一聖諦時,他們常常會感到如釋重負——而且它確實適用於他們。

佛陀的第二聖諦(巴利語 samudaya,翻譯為“生起”)將人類痛苦的產生歸因於我們生活在幾乎持續不斷的慾望狀態中。 根據佛陀的說法,我們出生時也處於這種狀態:這是我們進化遺傳的一部分,是形成的業力。

他詳細解釋瞭如何簡單地擁有身體和感官並與世界接觸就會產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感覺,從而自動導致慾望或厭惡的反應。 這個過程是本能的,是我們神經系統的功能,它根據刺激反應的生物定律運作。 佛陀看到這種有機狀態使我們不斷地不滿意和失去平衡。

佛陀以偉大的心理洞察力,認識到我們的慾望分為三類。 他稱之為“生存慾望”,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是生存本能,它可以轉化為在我們的房子周圍建造堅固的牆壁,開立儲蓄賬戶,尋找好醫生,甚至尋求一種能夠保證終極目標的宗教。永生的保障。

佛陀還看到我們內心對“不存在”的互補渴望,這可以轉化為在性、食物、電影或冒險中迷失自我的衝動,或通過某種方式“擺脫”自我的衝動。 即使是神秘的探索也可以被視為對不存在的渴望,渴望再次融入羊水或海洋合一中。

佛陀的最後一類慾望是感官享樂,也許是最容易注意到的。 這是快樂原則,幾乎存在於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中。

當我在冥想中長時間地觀察自己的心時,我總是會感到驚訝,只是發現這三個慾望齒輪都在那裡,獨立地運轉,並附有一系列不斷變化的物體。 我發現慾望是完全自然的,但它與“我”的關係比我想像的要少。

像大多數人一樣,我通常認為我受苦只是因為此時此刻的願望仍未實現,直到也許在冥想中我意識到我被困在跑步機上。 當我的心變得安靜時,我能夠看到慾望本身就是讓我不滿意的原因。 這很難注意到,正是因為我們生命中沒有慾望的時刻很少。 冥想可以提供另一種可能性的體驗。

對於真正的成長來說,沒有什麼比認識到你不是心靈的聲音更重要的了——你是聽到它的人。 ——邁克爾·A·辛格,《不受束縛的靈魂》

佛陀的第三聖諦(巴利語“nirodha”,翻譯為“滅”)是他最重要的生物學見解,即大自然賦予我們訓練心智的能力,使我們達到新的水平,以結束痛苦並獲得自由和滿足。 在他自己的覺醒過程中,佛陀意識到,作為人類,我們能夠洞察我們的原始反應,並在此過程中學習如何從中獲得一些自由。

進化賦予我們新程度的自我意識的潛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有能力參與我們自己的進化。 如果我們學會如何開發這種潛力,我們或許就能不辜負自己貼上的“意識”標籤,或者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即具有雙重認知的人類。 我們甚至可以找到一種方法來成為一個更滿足的物種。 佛陀說:“我教導一件事,而且只教導一件事:苦,以及苦的止息。”

佛陀的第四聖諦(巴利語“magga”,翻譯為“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為它告訴我們如何結束痛苦。 在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真理中,佛陀解釋瞭如何過一種不傷害他人的生活,部分是為了讓心靈不受悔恨、內疚或憤怒的干擾,保持開放的心態進行自我審視。 然後,佛陀給出了發展專注和正念的重要技能的基本指導,並解釋瞭如何在冥想中應用這些技能,以實現我們的真實本性。 這是通往苦滅之道。

版權 ©2022. 保留所有權利。
經許可轉載。 出版商,
內心傳統國際

文章來源:自然

成為自然:正念的四個基礎的腳踏實地的指南
韋斯“獨家新聞”尼斯克。

Wes "Scoop" Nisker 的 Being Nature 書籍封面。以傳統佛教禪修系列的四念處為框架,韋斯·尼斯克提供了機智的敘述以及實用的禪修和練習,以訓練心靈克服痛苦的製約,獲得更大的自我意識、增長的智慧和快樂。 他展示了物理學、進化生物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發現如何用科學術語表達了佛陀在 2,500 多年前發現的相同見解,例如身體的無常、思想從何而來,以及身體如何在自身內部交流。

尼斯克展示了多種利用正念的力量來改變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理解的新方法,教導我們如何將對進化的理解用於精神覺醒。

點這裡 了解更多信息和/或訂購這本平裝書。 也可作為 Kindle 版本使用。

關於作者

Wes “Scoop” Nisker 的照片Wes “Scoop” Nisker 是一位屢獲殊榮的廣播記者和評論員。 自 1990 年以來,他一直是一名冥想老師,並在國際範圍內領導正念靜修。 許多書籍的作者,包括 基本的瘋狂智慧,他是 探究的頭腦,國際佛教雜誌,他也是單口相聲“達摩”。 

訪問他的網站 WesNisker.com/

作者的更多書籍。